瑞度
穿透热点表象,瑞财经旗下原创品牌。
瑞财经 许淑敏 2025-02-19 09:42 3.3w阅读
文/瑞财经 许淑敏
“华润招聘”公众号上,新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
该则招聘,主要是关于华润银行招聘总行行长1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7日。
时间紧,任务重。
从招聘要求来看,应聘者需从事银行业工作10年以上,累计担任过下列职务3年以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分行(资产规模需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行长(含相当职务),或资产规模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总行副行长及以上职务。
另外,应聘者年龄不超过50周岁,即1975年以后出生,中共党员,党龄5年以上。
人选如为华润集团内部报名人员,应当符合提任集团直管干部正职任职年限要求。
华润银行从外部“海选”行长,本身并不新奇。
从外部看,中小银行市场化招聘高管已是常态。
从内部看,两年前,钱曦也是通过外部招聘进入华润银行。钱曦进入华润银行担任行长后,于2023年底获得银行业监管机构任职批复,并于2024年4月成为华润银行董事。
今年1月,华润银行的董事换届上,钱曦升职为董事长,相关任职资格需获得监管机构核准。
短短一年的时间,钱曦成为华润银行掌舵人,擢升飞快。
根据公开的履历,钱曦为70后,是“招行系”出身,曾担任招商银行大连分行行长、总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佛山分行行长和西安分行行长等职务。
眼下,华润银行公开招聘行长,对于候选人任职资格、年龄要求更高了。像是任职单位资产规模从超过3000亿元升至超过4000亿元,年龄要求从1970年以后出生,变更为1975年以后出生。
一方面,可以看出华润银行亟需管理能力更强的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华润银行管理团队趋向于年轻化。
在华润银行内部变动的关键时期,行长作为重要管理岗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行未来运营管理策略、发展战略的走向。
这几年,华润银行董事长一般是从行长擢升而来。像是农行出身的宗少俊于2017年11月起担任华润银行行长,直至2022年升任董事长,而钱曦亦是从行长升至董事长。
毕竟华润银行要协调、平衡各家股东的关系。
根据华润银行披露的2023年年报,华润银行共有5家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其中,第一大控股股东华润股份持股比例49.7676%,南方电网资本、深圳中电投资、珠海海融投资、珠海铧创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18.2417%、10.945%、9.8712%和5.0158%。
华润银行新一届董事会上,除了钱曦、王遥,其余8名均为新进入董事会的董事。
根据华润银行公告显示,公司通过股东大会选举钱曦、李刚、叶宁、邓荣辉、卢伦、潘建林、王遥、唐玲、杜金岷和于李胜为该行第八届董事会董事,任期3年。
从公开资料可知,新进入董事会的新面孔,几乎都是股东方的代表。像是邓荣辉是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副总经理,卢伦为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而潘建林是南方电网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要达到各家股东的期望值,华润银行管理团队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按照2023年年报,华润银行有6位副行长,包括张宏山(兼任董事会秘书)、田宇、陈世长、徐伟国、程绍凯和郑强,最年轻的副行长不过四十出头。
也就是说,一段时间以来,华润银行维持着“一正六副”的管理格局,在行长之下,多达6名副行长辅助工作。
但这样的管理格局,还未给华润银行带来向好的管理效益。
2021年-2023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4.99亿元、65.23亿元、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94%、-13.02%、4.26%,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8.53亿元、20.03亿元、14.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7%、8.08%、-30.02%。
根据华润银行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1-9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0.23亿元,同比减少2.45%,实现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77.98%。
2024年上半年,华润银行实现净利润6.35亿元,折算之下,其第三季度单季亏损3.03亿元。
华润银行净利润之所以下跌近八成,主要源于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计提。
报告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华润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共计31.1亿元,对比上年的19.1亿元增加了12亿元。
截至2024年9月末,华润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1%,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9.92%,较上年末下降9.4个百分点。该等拨备覆盖率,已经逼近监管红线。
尚未上市的华润银行,此前补充资本主要靠内部盈利、外部股东增资等方式。早于2019年、2022年,华润银行分别完成两次增资扩股,引入深汇通投资、南方电网及深圳中电投资等股东,一度提升了资本充足率。
如今两年未有增资,华润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所下滑。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月,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54%、11.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