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滚动快讯
根据动态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自动撰写的实时快讯播报。秒级初稿,紧跟最新消息。
财中社 2024-11-19 14:00 1.3w阅读
11月13日,派格生物重启上市计划,目标转向港交所。此前,公司曾尝试科创板IPO,但受挫终止。
2021年8月,派格生物向上交所递表,拟募资25.38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但在审核过程中,上交所对其与上海博荃的800万元咨询服务协议提出疑问,要求披露资金去向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派格生物解释称,因上海博荃业务创新且公司能自行开展相关工作,双方终止合作;2022年4月,派格生物撤回申请,理由为专注产品研发。
目前,公司已取得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此次拟发行不超过1.4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估值40亿元,成立20年无一产品上市
派格生物成立于2008年5月,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7月,由前控股公司泛亚(Pan - Asia)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2020年12月正式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生物科技企业,派格生物专注自主研发慢病创新疗法,主要开发肽和小分子药物,核心领域是代谢紊乱。
自成立以来,派格生物已完成多轮融资,募资总金额为5030万美元及10.5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盈科资本、泰格医药、天士力等知名机构和医药企业,2023年6月完成F+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40亿元,每股成本11元。
尽管当前市场对其估值颇高,然而派格生物在商业化的征程上却依然任重道远。
据招股书,派格生物至今尚无一款获批用于商业销售的产品,也未曾从产品销售环节中获取过任何收入。这意味着,公司自成立的20余年来,没有一件产品成功上市并实现盈利,并且一直处于持续亏损、消耗现金的状态。2022 年、2023 年以及截至 2024 年8月31日期间,公司所记录的总亏损额分别达到了3亿元、2.8 亿元以及2亿元。
零收入高研发,资金链趋紧
派格生物表示,公司经营业绩主要受成本结构影响,其中研发开支是主要部分。2022-2023 年以及2024年前8个月,公司分别投入2.8亿元、2.4亿元、7610万元用于研发,以推进和拓展临床及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产品线。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8月31日,派格生物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下滑至仅2744万元,现金流状况趋紧。
对此,董事会表示,综合考量财务资源以及现金消耗率,公司拥有充足的营运资金,这些资金足以支付自未来 12 个月起算至少达到125%的成本,其中包括研发开支和管理开支等。
派格生物提到,公司估值的每一次跃升与其核心产品PB-119的研发进程紧密相连。
公司核心产品 PB - 119 是中国最早研发的长效 GLP - 1 受体激动剂之一,2023 年 9 月其治疗 T2DM 的新药上市申请被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 PB - 119 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公司主要产品 PB - 718 是新型长效 GLP - 1/GCG 双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肥胖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招股书显示,派格生物目前有六款候选产品组成的多元化管线,瞄准2型糖尿病、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和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慢病和代谢疾病的市场机会。
来源:财中社